恐龍滅絕兇手
造成恐龍滅絕的兇手是彗星,不是小行星!6500萬年前撞擊地球造成地震、海嘯與氣候異常的兇手,過去一直被科學家認為是迷航的小行星造成,但美國科學家利用採集的元素深入研究後發現,以殘留的物質與坑洞面積分析,應該排除小行星的嫌疑,短小精悍的彗星才是真正的兇手。
位於現在墨西哥境內,直徑約180公里的「希克蘇魯伯隕石坑」(Chicxulub crater),過去被科學家認為在小行星撞擊地球所留下的記號,也是造成當時包括恐龍在內七成生物全部滅絕的歷史證據。不過,美國達特茅斯學院科學家,最近公布研究結果卻指出,造成坑洞的兇手其實不是小行星,而是體積相對較小的彗星。
研究者摩爾表示,過去在地中海一帶,科學家曾發現大量銥(iridium),因此推測為當時小行星撞擊地球後留下,但是經過再次以銥來計算,並比對另一種元素鋨(osmium )後,發現原初數據有誤。最新結果指出,過去引述的銥含量不正確,外太空物體撞擊地球留下的殘骸也未如先前推估的多,推測撞擊的物體體積應該更小,而且行進速度更快,才會造成如此大的坑洞,因此,真正的物體是彗星。
美國達特茅斯學院研究者摩爾表示,「具備足夠的能量但質量較小,無非就是指彗星,」而且他認為是「長周期」彗星所造成。
彗星由塵埃、石塊、冰塊及凝結成固態的氨、甲烷、二氧化碳等化合物組成。6500萬年前地球生物發生大滅絕,科學家認為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就是「肇事現場」,因為當時星體撞擊地球後,產生許多大火、地震與大海嘯,塵灰並佈蓋整個天空,導致地球溫度下降好幾年。
普度大學物理學家強森則表示,「這種推論很有趣,如果兇手真是彗星,那會改變很多原本認知,但我認為當時撞擊地球的星體,還是可能是行星,只是許多殘骸沒有掉落在地球上被人發掘。」
不管是行星或彗星,最近幾年來,外來星體接近地球的新聞時有所聞。今年2月15日一顆編號「2012 DA14」,如約奧運游泳池大小的小行星,以約2萬七千公里的距離「貼身」通過地球,由於它被發現才一年左右,如此近的距離,仍使許多科學家感到驚訝。同一日,俄羅斯烏拉山區則發生不明星體爆炸,爆炸威力還造成一千多人受傷。
小行星一般在太空行進時,速度平均約每秒17公里,彗星的速度則是行星的三倍,為每秒51公里。但仍舊有例外,一顆名為2008 FF5小行星,曾以行星一般速度兩倍速度前進。
這次研究結果已在第44屆「月球與行星科學研討會」會議上發表。
科學家預測2012 DA14接近地球介紹影片,可見:
圖說:圖為2006年一月初,科學家發現的波吉勉斯基彗星。(photo by Michael Karrer in Flickr)
恐龍滅絕 部份哺乳類長大千倍
今天公布的1項全球性研究,揭開哺乳類動物如何在恐龍滅絕後成長的面紗,少了這種大型爬蟲類競爭,哺乳類食量變大,利用演化後的較大體型保暖,抵禦掠食者。 恐龍橫行地球時,哺乳動物體型相當小,只有小兔子或小獵犬般。 加拿大卡加立(Calgary)大學研究人員席歐多(Jessica Theodor)說:「恐龍滅絕時,哺乳動物體型只有1公斤到10公斤。」 不過她說,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後,留下大批可食植物,沒多久哺乳類就開始長大。 「2500萬年後,有些哺乳類動物體型成長1000倍。」席歐多說,牠們可以長到17公噸重。 恐龍絕跡後,哺乳類動物數量暴增,不過在大約4000萬年前停止,之後便未有大變動。 這項研究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(NSF)贊助,來自全球各地的科學家研究大型哺乳動物如何穿梭世界各地,分析牠們這些時間以來的成長型態。 經過2年,科學家累積了龐大的化石紀錄資料庫,地球上各個大陸上都發現類似的哺乳類動物成長趨勢。 席歐多說:「天擇壓力讓草食動物長得非常大。長得巨大能保護你不被掠食,因為非常大的草食動物不太會受到覬覦。」 「大型哺乳動物不用太努力就可以保暖,因此寒冷氣候似乎讓大型哺乳類動物佔演化優勢。」 較大的哺乳類動物有更多食物來源,牠們的胃更大,體內分泌物也能分解較硬的樹木和植物。 「有些草食動物只存在於大型哺乳類動物,最大的草食性動物傾向吃沒那麼營養的植物部份,牠們用體內細菌來分解。」(譯者:中央社李威翰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